不管是傳統旅行社,還是在線旅游機構,都在紛紛的研究解讀新旅法,討論對策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沒有真正從根本問題上去研究解決問題。此話何解? 我在跟某旅行社老板討論的時候,此公更多的時候是談,要求下屬子公司等最近別接團了,出了事情吃不了兜著走!在交流群里面觀察大家的討論都時候,大部分更多談論的話題是,如何根據新法讓自己的業務合法化。所有這些談論以及擔心的都不能不說好,但是唯獨沒有考慮:如何做產品。
閉門造車相互抄襲的旅游產品開發現狀
每個人心中都明白,任何行業,產品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旅游行業更如此,沒有產品猶如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就我目前所在的這個小地區,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即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集散地,每年來來往往的游客上千萬。然而,這里有6大旅行社集團,27家旅行社公司,打開這些旅行社公司的產品瞄一眼,你會發現他們的旅游產品是如同印刷版一樣是那樣如此絲毫沒有誤差的一致。某旅行社集團老總曾經坦言:業內的旅游產品基本都是我抄你的,你抄我的。某旅行社分管產品的副總也跟我提到:經常多次帶各部門產品經理出去踩線,結果大部分都不愿意出去,有出去的基本都是吃喝去了! 由此我們不難下一個定論:傳統行業大部分的旅游路線產品,基本都是坐在屋子里面拿一張地圖在上面一劃,就出來一個路線產品了。使用所謂的“閉門造車”這詞來形容傳統旅行社的產品再適合不過了。各位看這篇文字的朋友可以去問問身邊做旅游產品的朋友,能夠親自走出門,到各個點去踩線,詳細記錄沿途每個點數據并篩選擇優組合成產品的,這樣的人有多少。 閉門造車、相互抄襲得來的產品,怎么可能不出現低價惡性競爭?零負團費的就不提了,這是非常變態的事情!
在線旅游商能不能有自己的高品質核心產品?
我們再來看看國內目前百花齊放的各大互聯網旅游產品平臺。不得不說,通過選擇建設旅游網站的手段,使得旅游從業者插上了飛天的翅膀。但是,旅游電商同樣是面臨沒有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局面,這不僅僅是限制旅游電商發展的問題了,而是行業發展到最后又回歸到低價惡性競爭的局面。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是通過跟各地的地接社合作,采購地接社的旅游路線產品,然后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收到人以后交給地接社。這是目前在線旅游的通常做法。OK,問題來了:前面我們說過,目的地旅行社的產品基本是閉門造車、相互抄襲的。那么在線旅游商采購地接社的這些產品,已然沒有核心競爭力,做到最后,降價促銷吧。開始降價了,為保證利潤那么在采購價格上壓壓地接社吧……如此循環,受傷的是誰?旅游從業者!為什么?服務價值已經跟客戶繳納的費用嚴重不成比例,低價格憑什么提高質量服務呢?OK,客戶各種的投訴來了,旅游從業者身心疲憊的去解決這些投訴,結果是錢沒有賺到、反而把名聲弄壞掉。
產品靈魂缺失的旅游企業怎能走的更遠?
筆者組隊駕車考察云南香格里拉產品路線 產品品質來源于精心打造 這里我們說的高質量服務跟高價格不能劃等號。我曾經跟身邊的行業前輩交流的時候提過我的觀點:高品質的產品不等于高價格產品。“品質”二字,我認為應該是“質量得到有道德底線、有品德的保證”。我覺得某一旅游路線產品,產品研發人員能親自的對路線的每一個既定點進行詳細深入的體驗探訪,此地方的人文歷史自然風光優點是什么,能給游客帶來什么樣的體驗,獲得什么樣的提升,在游客參團出游的時候,你能保證提供什么樣細致的服務等。我覺得這樣的產品基本可以進入“品質”的產品行列。做旅游,沒有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產品,這個路如何走的久遠?現在大家不是抓緊時間剔除糟粕,研發出優秀旅游產品,而是都在忙著解讀新旅法,忙著應付。這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贊
3
有一點幫助
0
沒有幫助
參與評論